(资料图)
近期,国家发展改革委发布恢复和扩大消费二十条措施(下称“扩大消费二十条”),其中提及加强金融对消费领域的支持。
当前经济复苏缓慢,尤其是消费复苏不及预期,而我国经济增长无疑需扩大内需拉动消费来挑大梁。同时,也要看到,我国各地经济发展情况千差万别,居民收入水平也存在很大差异,加强金融对消费领域的支持面临着诸多不确定性因素,形势严峻,并非轻而易举之事。
银行金融机构在面临国内外复杂多变因素之下,加强对消费领域的支持,既需要胆量、方法和技巧,更需要勇敢创新的精神和不懈努力的韧劲。笔者认为,银行金融机构可以从五方面进行尝试:
首先,深入开展市场调研,划定重点支持领域。目前来看,应按照市场化方式,选择加大对住宿餐饮、文化旅游、体育健康、养老托育、家政服务等产业领域的综合金融支持力度。近年来,服务消费占整个消费比重已超四成,扩大和提振服务消费,可有效巩固文旅、住宿和餐饮等方面的良好复苏势头,满足市场多元化、个性化消费金融服务需求,释放体育健康、养老托幼、家政方面的金融消费潜力。同时,也能夯实银行支持消费信贷的基石,使银行消费金融服务更具针对性和实效性,实现消费产业复苏扩张与银行信贷效益提升的互利共赢局面。
其次,大力推进产品创新,让产品具有针对性和实用性。下一步银行机构应在产品优化等方向下功夫,要让消费信贷产品更加贴近市场和客户的刚性需求,以便更加有效地拉动消费需求的增长。还可考虑通过积极创新消费贷款、信用卡分期等产品和服务提高对汽车、餐饮、家居、旅游等与消费密切相关的行业、企业和居民消费的金融支持和服务。
第三,增强消费信贷信心,继续加大消费信贷投放。据央行二季度末数据显示,本外币住户消费性贷款余额18.75万亿元,同比增长12.4%,增速比上年末高8.3个百分点;上半年增加7171亿元,同比多增6076亿元。在这种情势下,需要银行机构在消费信贷上再推一把,而且在当前扩内需、稳经济的政策指导下,银行应继续加大消费信贷投放力度,搭建起金融机构、消费者和消费品之间的桥梁,刺激居民消费,释放经济活力。
第四,降低消费信贷成本,减轻金融消费者负担。在加强征信体系建设的基础上,合理优化小额消费信贷和信用卡利率、还款期限、授信额度。目前看来,尽管各银行机构小额消费信贷的利率处在较低水平,比如今年7月以来,各家银行信用卡分期促销活动频现,部分银行分期限时优惠后的利率低至2.88%,近似折算年化利率(单利)5.27%,部分银行消费信贷利率低至3.5%以下,但从目前市场利率、行业竞争等方面看,小额消费贷利率仍有一定下降空间。这需要银行机构再次发力,可抓住时间窗口择机适当下调消费信贷利率水平,增加授信额度,延长授信期限,降低消费信贷成本,避免贷款成本过高制约消费信贷的积极性,进一步激发民众消费信贷欲望和释放消费潜能。
最后,科学掌握消费信贷额度,避免消费信贷盲目膨胀。消费信贷门槛并非越低越好、额度并非越大越好、利率并非越低越好。要按照“扩大消费二十条”提出的“更注重以真实消费行为为基础,加强消费信贷用途和流向监管,推动合理增加消费信贷”的要求做好消费信贷工作,既要防止“以贷还贷”,防止信贷资金违规进入股市楼市等领域,又要防止过度借贷造成消费信贷风险。这就要求银行机构合理设置消费信贷门槛,不能过度下沉,避免门槛过低让许多不符合条件的人进入消费信贷领域形成违约风险。同时也要合理设置消费信贷利率,防止过低的消费信贷利率增加跨市场套利风险,给银行信贷经营带来不当冲击。
(中国地方金融研究院研究员)
(文章来源:国际金融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