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虾属(学名:Penaeus)是对虾科的一个属,原本是一个大属,但现在很多种已经被划分到新的属(Farfantepenaeus、Fenneropenaeus、Litopenaeus、Marsupenaeus)中,现仅存四种。这种新的分类办法存在一些争议。
(资料图)
体侧扁,腹部发达。头胸甲有胃上刺、触角刺和肝刺;有明显的触角脊、额角后脊和侧脊,有些种还有肝脊,额角后脊上有中央沟。额角侧沟向后延至后缘附近,额角长,呈剑形,上缘8~11齿,下缘1~5齿。雄性第3颚足末端2节变形,末端第2节有丛毛。第1~3对步有螯,第4、5步足爪状。
腹部发达,雄性第1对内肢变形为交接器,呈倒钟形。雌性交接器大多数种呈圆盘状,中央有纵裂口,前端有小圆室;个别呈袋状,前端横裂(日本对虾 1种);有些种雌交接器为开放型(美洲东西两岸,共6种),无纳精囊,仅胸部腹甲上有突出板和凹陷。
对虾主要以底栖无脊椎动物为食,如多毛类、小型甲壳类和双壳类软体动物等,有时也捕浮游动物。
对虾属中最特殊的一种是中国对虾,它分布于亚热带海域的边缘区,对环境的适应能力较强,有长距离洄游习性,在低于10℃和高于30℃的温度条件下,尚能生存。产卵场所在河口附近及沿岸的低盐度海区。在黄渤海5月前后繁殖产卵,受精卵孵化成为无节幼虫,体呈卵圆形,不分节,仅有3对附肢,与成虾毫无相似之处,经6次蜕皮,变为蚤状幼体;再蜕皮3次变为糠虾幼体,再经3次蜕皮变为仔虾,形态构造与成体相似,体长不过5毫米,行游浮生活,再经几次蜕皮才下沉到海底生活。
仔虾常大量密集于河口低盐水域和潮间带,它们能进入河口内生活,到体长30毫米以后返回浅海,幼虾生长迅速,到10月底即可成长交配,雄性将精荚塞入雌性交接器内,经过冬季约5个多月,到第2年5月繁殖产卵时受精发育。对虾是暖水性种,不能适应过低水温,经过长距离越冬洄游到黄海南部较深水域越冬,秋末集结洄游前大量成群,形成有利的捕捞条件和渔汛期。
世界对虾年产量30~40万吨,在海洋渔业中占重要地位。全世界养虾生产发展很快,主要养殖种有中国对虾(Penaeus )、斑节对虾(.)、墨吉对虾()、褐对虾(P. aztecus)、凡纳对虾()、细角对虾()、长毛对虾()、短沟对虾()、白对虾()等。
中国对虾养殖产量在1986年达8万多吨。斑节对虾1986年仅台湾养殖产量已超过4万吨。厄瓜多尔主要是凡纳对虾,产量也很高,现正在迅速发展之中。
虎纹对虾(学名:Penaeusesculentus),又名虎虾、黑虎虾或褐虎对虾,是对虾属下的一种虾,原产于并大规模养殖于澳大利亚附近海域。
幼年个体生活在海草从中,在头胸甲长度达到32毫米(英寸)左右时性成熟。成年个体长度可达155毫米(英寸),与斑节虾十分相似,颜色也要更加发褐一些。它们一般生活在水下200米(660英尺)以上。
虎纹对虾原产于澳大利亚东部和西部附近的温暖海域,东西两岸的虎纹对虾在形态上没有太大的差异。
虎纹对虾的年产量可达500公吨(490长吨;550短吨),可与草虾杂交,而本身的价格比生长更为迅速的草虾要高。
草虾(学名:Penaeus monodon)或称虎虾、鬼虾、牛形对虾,是对虾属下的一种虾,是对虾科中的最大的一个种,最大体长可达33厘米。
Penaeus monodon由约翰·克里斯蒂安·法布里丘斯在1798年首次描述,这一名称长期为人所忽视。直到1949年,Lipke Holthuis才将其确定为对虾属的模式种。
草虾体表光滑,壳稍厚,体具暗绿色、深棕和浅黄色相间排列的横斑,游泳足呈浅蓝色,原肢前面黄色,其缘毛桃红色,额角较平直,末端较粗,稍向上弯。头胸甲额角侧沟较深,伸到胃上刺下方,额角后脊伸至头胸甲后缘附近,腹部第四至六节背面中央具纵脊,第五步足无外肢,雄性交接器半圆形,侧面较宽,顶端较圆,雌性交接器第四步足间有1粗大的钙化隆起,纳精囊盘状。
草虾适温范围为14℃~34℃,最适生长水温为25℃~30℃,水温低于18℃以下时停止摄食,水温只要不低于12℃,就不会死亡;盐度的适应范围为5~25×10-3;杂食性强,对饲料蛋白质的要求为35%~40%,贝类、杂鱼、虾,花生麸,麦麸等均可摄食。
草虾分布于印度洋-太平洋海域,东至日本海、西至非洲西海岸和阿拉伯半岛、南至澳大利亚。
草虾栖息在浅水区的沙质底部,也适应汽水(水域)和淡水区域。 它们是杂食性的,吃藻类,贝类和多毛类。
在墨西哥湾这是一种入侵物种。
a.营养价值
虾含有丰富的优质蛋白质及钙、磷、铁、锌、碘、硒、维生素A等,它低糖、低脂、低胆固醇,体内蛋白含量较高,占总体的16%~20%左右。脂肪含量不到%,而且所含的脂肪主要是由不饱和脂肪酸组成,适宜人体吸收。肉中锌、碘、硒等微量元素的含量要高于其他食品,它的肌纤维细嫩,易于消化吸收。虾头和虾壳含有20%的甲壳质,经过加工,从甲壳质中可以提取甲壳素,甲壳素可以用于食品、化工、农业、环保等领域。
b.经济价值
是对虾属中最大型种,最大个体长达33cm,体质量500~600g,成熟虾一般体长~32cm,体质量137~211g,是深受消费者欢迎的名贵虾类。草虾适应盐度范围较广,能耐高温和低氧,抗病能力较强,个体大,肉质鲜美,营养丰富,离水后耐力很强,可以销售活虾。我国南方沿海每年可以养2茬,每年有2个产卵期,分别是2~4月和8~11月,具有很好经济价值。
草虾是一种十分常见的养殖虾。对于疾病的抵抗能力较优于其它虾,在运输中不易死亡。其壳较厚,可食用的部分比例和东方对虾相较之下较少。
部分产地的个体体型较大,被业者冠以“海虎虾”、“海熊虾”、“肥猪虾”等称号。
2010年,绿色和平将草虾列入海产品红色名单。原因是草虾的养殖摧毁了数个国家的红树林,并有过度捕捞的趋向。
短沟对虾(学名:Penaeussemisulcatus)是须虾科、对虾属虾类。
该种形态与草虾十分相似,体表是褐色及红褐色。最大体长230毫米,最大体质量1364克。通常130-180毫米。体面光滑甲壳薄,腹部由浅绿、浅土黄、暗棕色环带相间排列构成鲜艳的斑纹。第2-3颚足外肢刚毛红色。5对步足紫色和土黄色环节。
腹肢紫红色、绿毛红色、原肢前面白色。尾肢后半部为红色及黑褐色。第1触角鞭黑白相间。额角基部下倾,中部稍隆起,未端尖细,微微上弯,伸到第1触角柄末端(雄)或柄的第2节未端,上缘基部4/5具6-8齿,4齿在头胸甲上,各齿间距较均匀,未端尖细部分无齿,下缘2-4齿,(不过亦有具上缘5齿,下缘0齿及上缘7齿下缘4齿者)额角后脊伸到头胸甲近后缘。第一触角鞭之上鞭较下鞭稍长。额角侧脊高而锐,伸至胃上刺稍后方消失。
头胸甲具眼眶触角沟、颈沟。额角侧沟相当深,伸到胃上刺稍后方。头胸甲具触角刺、肝刺、胃上刺。无眼眶刺和颊刺。腹部第4-6节背面中央具纵脊。尾节与第6节等长,末端尖,无侧刺。第3对步足伸至第2触角鳞片末端;第1、4、5对步足约伸至(雌)或超出(雄)第2触角柄末端。第1对步足具基节刺和座节刺,第5对步足仅具基节刺。5对步足皆具较小的外肢。
交尾后之雌虾其交接器缝内(纳精囊)夹有一片状坚硬之黑物,此即为交尾栓根部之硬物。
短沟对虾性成熟较早,当年春季出生的小虾,到秋季雄虾性腺已成熟,即进行交配,翌年春季雌虾开始产卵。产卵期较长,49月均有Ⅳ期以上性成熟个体,其中4、5月出现频率最高,分别为28%和43%。6-7月已出现体长为70-100毫米的幼虾。海南岛沿岸幼虾出现每年有两次,为3-4月和7-8月,据此可推测短沟对虾的产卵盛产期为35月,而6-7月仍有部分产卵。短沟对虾雌虾性成熟最小体长为130毫米,体质量32克。性成熟体长范围为130-220毫米,其中体长150-210毫米的虾为主要产卵群休。4-5月的产卵群体体长一般在160毫米以上。短沟对虾怀卵量60-120万粒,怀卵量的多少与个体大小有关。
短沟对虾在水深10-50米近岸浅海区均有分布。主要在50米或更深的海区。在这范围内,其平均渔获量随着水深加大而增加。短沟对虾对底质的选枝择不明显,一般为泥沙底,其次为泥底。其分布海区底层水温为17-29℃,盐度为28-35‰。
短沟对虾白日潜伏少动,当风浪大,海水透明时,白天也出来活动。一般夜日间活动比较频繁。短沟对虾常与斑节对虾、日本对虾混栖。主要是以底栖生物为食,兼食底层浮游生物及游泳生物。
分布于印度至西太平洋,从南非、东非和苏伊士至日本、澳大利亚、马来西亚、菲律宾等海区。在中国分布于福建、台湾、广东、广西和海南岛沿岸,在海南岛主要分布在东部和南部海域,西部和北部海岸较少。
a.渔业
短沟对虾与日本对虾汛期相似,汛期较长,一般在3-11月。7月前主要是捕捞去年出生的剩余群体,9月以后是捕捞当年出生的新虾。中国海南岛的东北部沿岸的抱虎角虾场盛产短沟对虾,约占总渔获量的7%。在海南岛沿岸水深10-15米均可捕获到短沟对虾,尤其是水深20-40米渔获量较高。在仝年虾获物组成中,以2-5月最高尤其是以5月最高,是仝年中的旺汛。其中昌化至白马井之间的海头海区、陵水赤岭等渔获量较高。在陵水赤岭虾场的渔获物中斑节对虾、短沟对虾和日本对虾这3种虾约占总渔获量的50%以上,其中以短沟对虾居多。万宁港北内港虾场的虾汛期为9-10月,此期间短沟对虾(当地群众称“赤脚虾”)占总渔狭量的80-90%,高产时网可达750千克。
b.经济
短沟对虾在巴基斯坦是该国沿海拖网的主要虾种类,且颇有经济价值,以冷冻或罐头外销,亦加工虾粉或虾酱。泰国、新加坡、菲律宾、中国台湾和日本均颇重视该虾,唯略足目已逊于斑节对虾。中国台湾和泰国已有养殖,但数量不多。在海南岛该种虾天然成熟亲虾来源充足,不需人工促熟就可产卵孵化育苗,人工繁殖技术已成熟。
c.营养
短沟对虾含有人体必需的8种氨基酸:苏氨酸、缬氨酸、蛋氨酸、苯丙氨酸、异亮氨酸、亮氨酸、赖氨酸、色氨酸;2种半必需氨基酸:组氨酸、精氨酸;8种非必需氨基酸:天冬氨酸、谷氨酸、丝氨酸、甘氨酸、丙氨酸、酪氨酸、胱氨酸、脯氨酸。在肌肉和全虾样品中,谷氨酸含量都最高,其次是天冬氨酸,胱氨酸含量最低。动物性食品的鲜美程度取决于谷氨酸、天冬氨酸、甘氨酸、丙氨酸的组成和含量。谷氨酸、天冬氨酸为呈鲜味的特征氨基酸,甘氨酸、丙氨酸为呈甘味的特征氨基酸。在短沟对虾中,它们之和占氨基酸总量的%。野生和养殖短沟对虾的氨基酸含量略有差异。